新华社北京12月25日电 题:北京冬奥筹办走过极不平凡的一年
新华社记者
2020年,一场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疫情,令2020年东京奥运会延期,也给进入到筹办关键时期的北京冬奥会和冬残奥会带来了巨大挑战。
在这极不平凡的一年,北京冬奥筹办严格落实各项防控措施,创新工作方式,克服各种困难,做到了工作不断、力度不减,筹办工作沿着既定方向、朝着既定目标,扎实稳步有序向前推进。
北京冬奥坚持如期办赛、安全办赛、合力办赛、简化办赛、精彩办赛,无疑为处于“不确定性”之中的奥林匹克运动注入了强心剂。本月召开的第九届奥林匹克峰会公报指出,北京冬奥筹办进展“极其顺利”。这是对所有冬奥人的充分肯定。
制定更有针对性的测试活动 竞赛场馆年内完工
由于全球疫情形势严峻,今年初,原定于2月15日至16日举行的冬奥会首场测试赛、国际雪联高山滑雪世界杯延庆站比赛取消。今年底,原计划于2021年第一季度举办的一系列国际体育测试赛也陆续取消。
目前,北京冬奥组委正在与国际冬季单项体育联合会等方面保持密切沟通,共同制定有针对性的冬季项目测试方案,在保证人员安全的前提下,适时举办系列测试活动,努力完成测试任务,为正式办赛积累经验。
疫情发生后,冬奥组委推动实现冬奥场馆建设项目最早复工、全部复工,同时多策并举,最大化保障建设者的健康安全。按计划,所有竞赛场馆将在年内完工,相关基础设施建设与场馆同步完成,达到测试赛要求。同时,按期推进所有非竞赛场馆建设、改造,确保明年7月之前完工。
年末12月,北京冬奥筹办喜讯不断。国家跳台滑雪中心“雪如意”、国家速滑馆“冰丝带”纷纷“亮起来”,照明设备的启用,让冬奥标志性场馆展露最新芳容。
通过改造,一批“双奥场馆”实现了冬夏运动双向转换。延庆赛区是建设难度最大的一个赛区,在无水、无路、无电、无通讯的山区,从2017年开工建设,仅用三年时间就建起了国内第一条雪车雪橇赛道和第一座符合奥运标准的高山滑雪赛场。